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端端酱”(ID:DuanduanReport)、“呼吸界”(ID:BREATH-CIRCLES)、新浪微博@央视财经、北京商务报网
2021年1月22日,中国某电子烟企业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当日便受到爆炒,股价开盘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重新恢复交易后,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158%,收盘涨145.9%,市值达到458亿美元,近3000亿人民币。
刚上市就坐拥3000亿市值,这已经足够惊人。然而,更惊人的是,这是一家刚刚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
2020年8月底,因疫情延期4个月的2020年IECIE电子烟展终于在深圳开幕。占据了深圳会展中心三个展馆,400多家电子烟产业链企业,涉及2500多个品牌齐聚展会。
要知道,如此盛况还是在疫情影响下和数百家电子烟相关企业已经注销或吊销的“困境”中获得的。
我国烟民现在达到3.5亿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烟民。巨大的利润空间、庞大的潜在市场,让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行业,导致了电子烟品牌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在潮流之下,电子烟大有替代传统香烟的趋势,那么电子烟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人们曾经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如今,慢慢的变多的证据说明,电子烟不仅有害,还可能让人产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Gateway Effect)——即使用电子烟会使本来不吸烟的人产生尼古丁依赖并进而成为吸烟者。而在这类人群中,青少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公共卫生学教授约翰·皮尔斯博士和其团队在《儿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与日后烟草使用关系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会直接引发青少年日后烟草成瘾。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卫生学界的多项研究结论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况下产生尼古丁依赖,进而发展为长期吸烟者。
约翰·皮尔斯团队的这项跟踪研究始于2014年,研究团队选取了12-24岁的青少年及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之后的四年每年随访。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会随年纪增长烟草依赖加强。
2014年,约翰·皮尔斯团队首次调查时,45%的被访者曾至少尝试过一种烟草制品。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2%,其中72%的人尝试的烟草制品是电子烟。烟草依赖的效应也跟着时间推延逐渐明显。2014年时,吸烟者里仅有12%的人是每日吸烟者,一年之后,这一数字上升到50%。在多种烟草制品的混合使用者中,电子烟使用者日后成为每日吸烟者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三倍。
“在这一些数据里,我们得知,电子烟形成的‘入门效应’让非吸烟者走向真正的烟草成瘾。”研究的第一作者约翰·皮尔斯博士说。
这一结论还预测了美国青少年急速上升的电子烟使用率将导致日后烟草成瘾率的大幅上升。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NASEM)发布了一份证据详尽的关于电子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报告,涉及识别和检八百多个通过同行审议的科学研究,多项研究指出电子烟的使用增加了非吸烟者日后吸烟的频率和强度。
我国2019年烟草调查的最终结果也发现,过去5年,初中生听说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显著上升,从未吸过电子烟的中学生在接触电子烟之后的12个月内更有可能尝试其他烟草制品。
公共卫生学者提醒,大多数关于“入门效应”的研究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控烟基础相对较好。而在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禁令执法不力,烟草的税率和定价相比来说较低,卷烟被普遍的使用且在文化上根深蒂固,所有这些现状导致中低收入国家的青少年从使用电子烟转向吸卷烟的可能性更大,电子烟的“入门效应”会更强。
中国有超过3亿烟民,其中一半以上的吸烟者在20岁以前就开始吸烟,电子烟的出现成为青少年接触烟草的新途径,遏制青少年及年轻人接触电子烟将会是今后控烟的关键。
约翰·皮尔斯团队在另一项子烟研究中也发现,所谓的电子烟帮助人们戒烟成功,并不是真的戒烟,三分之二的人只是戒掉了传统香烟,并继续在使用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
此外,目前无法判断电子烟的出现对尼古丁替代疗法和戒烟服务的影响有多大。一些研究认为,电子烟在戒烟门诊中使用,可能会有效,但如果误认为电子烟可当作大众戒烟手段并大规模使用会影响常规、有确凿证据的戒烟方式的使用,包括行为治疗、戒烟药物和两种方式结合,科学家仍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来研究电子烟带来的影响。
公共卫生学者们认为,由于电子烟产品出现时间太短,且产品设计和迭代速度快,当前第三、四代产品和早期产品相比在尼古丁传输方面已经有了较大不同,所以对于早期产品的研究结果已不适用于当前产品。
因此,电子烟“有助于戒烟”这一说法还没有正真获得完全的证实,使用电子烟依然要保持理智。
除了诱人口味和多彩外观,商家着重宣传的就是电子烟的“健康”“与自然的对话,就从清新的口吻开始”“减少身体负担,不打扰身边人”等宣传语,配以电子烟民和不吸烟者亲密接触或轻松愉快交谈的场景图片,极易给人造成电子烟不产生二手烟的错觉。
电子烟除普遍含有尼古丁以外,使用者吸入并呼出的电子烟雾可能还含有多种有害和潜在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包括可深入肺部的超细颗粒、可导致肺部疾病的丁二酮添加剂等挥发性有机物和致癌物质,以及镍、锡和铅等重金属致癌物。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委托香港浸会大学测试市面上的13种电子烟,发现含有多种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包括甲醛、多环芳香烃(PAHs)及多溴联苯醚(PBDEs)等,其中甲醛及多环芳香烃是已知致癌物,多溴联苯醚会干扰甲状腺分泌及影响生殖能力和胎儿发育。
科学界已经证实,电子烟可能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电子烟气溶胶会增加呼吸道炎症因子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进而使人体肺功能下降,这种不利影响与吸烟导致慢阻肺的发病过程非常相似。一项针对韩国高中生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的学生患上哮喘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2.7倍,因为哮喘而休4天或以上病假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15.4倍。一项针对中国香港青少年的电子烟使用和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果。
此外,多种调味剂的毒性及其与电子烟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电子烟的口味多达8000种。最初人们认为调味剂会像食品添加剂一样无毒无害。但后来研究人员意识到,即便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也有一定可能会对肺部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调味剂会和电子烟溶剂产生相互作用,对直接暴露在电子烟液中的人类肺细胞显示出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
电子烟还和癌症相关。2020年6月,《Science》子刊刊发了一篇电子烟会改变口腔菌群,导致牙龈疾病或口腔癌的文章。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警告称,使用电子烟几个月后,无论是含有尼古丁还是不含有尼古丁的烟油都会对口腔微生物菌群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牙龈疾病、牙齿脱落等危险,并且容易诱导口腔癌症。
2019年,315晚会指出:“与传统香烟一样,电子烟所使用的烟液含有尼古丁,长期吸食同样会成瘾,并且通过检验测试发现,电子烟烟雾中甲醛浓度是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浓度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烟雾中还检测出大量丙二醇和甘油,在加热情况下转化成成气体的两种物质会对人体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因此,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是超出想象的。在电子烟迅速流行的态势下,慢慢的变多的公共卫生专家呼吁,政府应尽早做出干预。
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能够正常的看到,目前,电子烟国家标准项目目前已进入“审查”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电子烟国家标准通过批准后即可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
在此之前,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同时,通告还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利用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这对主要靠线上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如同晴天霹雳,有资本加持的大品牌开始仓促布局线下门店,而更多无力布局线下市场的小品牌则在低价清完库存后草草退出市场。
卫生健康如今已是人们新冠肺炎日常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必要考虑因素,疫情也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人际交往和社会运转的方式。我国政府正着力改善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环节,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积极应对新的疫情或未来的公共卫生威胁。
这其中有一项风险尤为紧迫,那就是吸烟(包括卷烟和电子烟)。它使吸烟者及其周围的非吸烟者面临罹患呼吸疾病、心脏病、癌症和许多其他健康危害的风险。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吸烟还会增加吸烟者和其周围非吸烟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但会相互叠加,同时还会共同加重对健康的影响。
无烟立法是当今应尽快采取的一项控烟措施。通过立法,将同时减少烟草和新冠造成的健康风险。无烟立法不仅能保护非吸烟者免受致命烟草烟雾的伤害,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戒烟环境,帮助吸烟者尽快摆脱这个致命的习惯。事实上,在实施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无烟立法之后,北京和上海的二手烟暴露以及吸烟率均大大降低。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对病毒的危险性产生了广泛共识,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成为了保护更多人免受病毒感染的集体意识。同样,无烟立法也建立在为彼此的健康负责的共识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一个现在已经很清晰的共识是:人们不应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因为这会危害他人的健康。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烟行业的态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监管思路:一种是将电子烟作为消费品监管;一种是将其作为烟草类监管;第三种则是将其作为医药类监管。
电子烟在国内虽然是作为普通消费品没有特殊管制,却又摆脱不了烟草属性,整个行业一直游走于边缘地带。
而在电子烟发展较早的国家,很多都按照烟草产品或是医药产品来分类管理。从效果上来看,电子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好的恰恰是监管最严的英国。
按医药产品管理,标准严苛,许可证都很难申请下来;按烟草产品管理,税率极高,导致零售价格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量。
随着国内电子烟行业慢慢地发展完善,国家加强政策监管既是对消费的人的保护,也是对行业从业者们的保护。
一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政策法规要求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进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对劣质企业的驱逐也是在保护电子烟产品的市场形象及信誉,正是由于缺乏行业监督管理,部分企业以次充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在消费的人心中的形象。
电子烟行业经历了十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政府开始加快监管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约束行业规范的必然过程。
增加对电子烟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监管,品质的监管,销售的监管,让不为消费者负责的劣质产品退出市场。这才是监管的意义所在。
过去七个多月以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方面展现了领导力。国家主席习多次谈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任何一例由可预防的健康风险导致的死亡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呼吁,跟着社会逐渐从疫情中复苏,一定要尽快、果断地采取比较有效措施规范电子烟行业标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家都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之中。
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为了共抗疫情,我们大都要选择“就地过年”。尽管如此,过年的“仪式感”怎么能少?你打算好怎么过年了吗?你有哪些过年“必做”的事吗?快来和“独自过年新生班”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